首页

舔屁小说

时间:2025-05-25 16:15:29 作者:甘肃力推八大产业集群 科技赋能寒旱农业冲刺6000亿产值 浏览量:23969

  中新网兰州5月23日电 (王牧雨)2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专场。发布会明确提出该省将以“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全链升级、区域协同,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0亿元,2030年达到8000亿元,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寒旱农业产业体系。

2025年4月12日,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民联镇张明村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农民驾驶农机正在田间翻耕整地,准备播种制种油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资料图)王晓泾 摄

  甘肃是全国寒旱特征最显著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该省将寒旱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省“牛羊菜果薯药”全产业链产值达4928亿元,其中玉米制种、高原夏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苹果、马铃薯产量居全国第三,牛、羊出栏量分列全国第九和第四。

  据了解,该省今年出台《甘肃省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种业纳入产业集群建设,形成“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体系。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安国民介绍,此举旨在发挥甘肃独特气候和资源优势,通过全链条升级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破解产业链条短、效率低等问题。

  《行动方案》明确实施“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四大行动。在扩量方面,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规模化、设施化生产;提质方面,加强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规模;延链方面,补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短板,促进三产融合;增效方面,强化“甘味”品牌建设,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

  以牛羊产业为例,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管理处处长杨东贵表示,2024年全省牛存栏540.5万头、出栏287万头,羊存栏2760.9万只、出栏2872.9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1981亿元。未来将通过“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四方面措施,到2025年实现牛存栏556万头、羊存栏2900万只,并培育8个牛产业大县和10个羊产业大县。

  八大产业集群是《行动方案》的核心抓手。其中,“牛羊菜药”四大产业目标2025年产值均超千亿元,“果薯粮”各达五百亿元,种业达三百亿元。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处长赵剑孝介绍,政策资金支持包括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及省级专项资金三类,2024年已落实产业发展资金约150亿元,重点用于规模化种养、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等领域。

  种业首次被纳入集群建设。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张昳表示,甘肃作为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将建设张掖玉米制种、酒泉瓜菜花卉制种、定西马铃薯良种繁育三大产业带,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争玉米、瓜菜花卉制种面积保持全国领先。

  科技赋能是《行动方案》的突出亮点。甘肃将组建1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种业和农机装备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实施1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21亿元,覆盖14个市(州),重点提升基地基础设施和产业融合水平。

  在经营体系方面,甘肃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实施奖补政策,并推出贷款贴息、联农带农奖补等措施,确保产业红利惠及农户。赵剑孝举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补助200元,粮油单产提升项目每亩奖补不超过50元。

  为确保目标实现,《行动方案》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强化用地、融资、保险等要素保障。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将分年度调度重点项目进展,动态优化政策支持,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

  “甘肃将以《行动方案》为引领,将寒旱劣势转化为特色优势,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安国民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三部门联合发布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

针对严峻的森林火险形势,自治区森防办已向自治区林业局、广西电网公司等成员单位发函提醒进一步压实防控责任,强化火源管理,并在全区森林高火险地区启动了森林火灾Ⅳ级应急响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林业局已分别派出工作组赴高火险市县组织森林防灭火专项工作督查。与此同时,自治区还调派国家消防救援局广西机动队伍315人,以及2架航空消防直升机前出重点地区布防和执行救援任务。

浙江杭州释政策强信心 助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博览会现场展示的邵逸夫健康数字电视专区,是华数集团与浙大邵逸夫医院联合打造的互动电视智慧医疗服务专区,专区包含预约挂号、名医介绍、科普视频点播、专家连线等功能,为浙江省1600万用户提供了专业权威的医疗健康服务。

焦点访谈丨成立三年来 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哪些改变?

张铭: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两千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包含的遗址类型丰富,特别是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4处石窟,是对丝绸之路价值的重要展示,以及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见证。

稻香鱼肥好“丰”景 浙江青田千年农遗焕发新活力

今年5月,德国智库国际席勒研究院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前往北京访问。“时隔3年多再次到访中国,我见到了很多老朋友,看见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新的建设,非常令人欣喜。”策普—拉鲁什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了不起的经济奇迹,中国发展步伐从未停止,并仍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长春马拉松报名人数创新高 高质量活动展城市活力

155枚竹简,约4万字,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收集、摘抄、记录的“工作材料”,内容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涉及秦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多个方面。其中的《秦律十八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古代法律文献,从农业生产到仓库事务,从货币管理到驿传供给饭食,都有明确规定。其法律条文、法理逻辑等方面的新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法制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